在全省持续深化“营商环境突破年”活动的总体布局下,榆林高新区和府谷县成功创建陕西省营商环境创新示范区,以其扎实的改革举措和显著的建设成效,成为全省高质量发展的生动样本。两地在市委、市政府的统筹指导下,以制度创新为核心,以企业感受为导向,在政务服务、监管执法、项目保障等多个方面深度探索,为全市营商环境优化提供了可复制、可推广的实践经验。
制度创新“试验田”:从“首例”探索到“样本”推广
榆林高新区聚焦系统性、集成性改革,深化“标准地+承诺制”供地模式,积极推进区域评估,已取得7项区域评估批复,供应工业用地5600亩。2025年上半年,园区108个重点建设项目手续办结率达93.79%,投资完成率56.19%,开复工率86.21%,项目落地效率显著提升。
府谷县于2023年、2025年两次入选陕西省营商环境创新示范区,以此为动力,全面构建“7+N”工作机制,实施任务偏离度管理,上线“码上监督·马上就办”政务服务评价系统,推出“府周(州)办”整合46个板块1666项事项,实现便民服务与营商环境建设的深度融合。尤其是在企业注销“一件事”、“验登合一”等“小切口”改革方面,多项举措被列为省级创新事项并在全省推广。
无论是榆林高新区“红蓝章”审批改革和“五个一”包抓机制,还是府谷县的“执前督促+和解”机制——累计受理案件1007件,兑现金额2.28亿元,都是制度层面的重要突破,真正让企业感受到“审批更简、监管更优、服务更好”。
政务服务:“数据跑路”代替“群众跑腿”
在政务服务领域,两地共同提出了“高效、便捷、数字化”的建设方向。
榆林高新区进一步强化技术赋能,推出“全程网上办+智能存储柜”模式,配备全省首台24小时政务服务智能存储柜,实现从申请到领证“零跑腿、零排队、全天候”的智慧审批,业务办理时间压缩80%以上。同时,榆林高新区正在推行“无感智办”服务,力争2026年底前90%以上事项“掌上办”,材料退回率降低10%。
府谷县政务服务中心获评榆林市五星级政务服务机构,“十星服务”成为全省优秀案例。该县常态化实施“交地即交证”,推行不动产登记“节假日不打烊”、免收登记费、免费速递,甚至实现与内蒙古自治区鄂尔多斯市线上线下“跨省通办”。通过“ 8812345”热线和“万民千企评营商”活动,构建起诉求闭环管理机制,群众满意度高达95%。
这些都是榆林在“一网通办”和“无证明城市”建设中的真实写照,凸显了政府由“管理者”向“服务者”的深刻转变。
监管与执法:从“无处不在”到“无事不扰”
法治环境是营商环境的基石。榆林高新区强调“科技型执法”和“信用分级分类监管”,推动“互联网+监管”模式落地,依托大数据平台实现非现场、非接触式监管,既做到“无处不在”的全天候监管,又最大限度减少对企业正常经营的干扰。
府谷县布设全省首台县级政务大厅征信自助查询机,开通“信易+”应用场景11处,通过“信易贷”发放信用贷款14.5亿元。在劳动保障领域,成立农民工工资争议速裁庭,实现劳动报酬争议“快立、快审、快结”,构建了公平、透明、可预期的监管生态。
两地在包容审慎监管方面也达成共识,推行“不予处罚、从轻处罚、减轻处罚、免予行政强制”4张清单制度,体现出执法理念中兼具“力度”与“温度”的现代化治理导向。
项目保障与产业协同:要素畅通、生态共赢
榆林高新区通过国企民企协同共生模式,以平台公司协议保障低价原料供应——每年向民企供应乙烯26万吨、丙烯15万吨、氢气3.6万吨,蒸汽价格降至105元/吨,为西北最低。同时,设立1亿元科技成果转化基金和6000万元风险补偿资金池,构建“科技—人才—资本”全周期支持体系。
府谷县作为民营经济大县,民营经济占GDP比重连续14年超60% 。为此,该县设立“营商环境会客厅”60处,建立“政企沟通连心桥”,并组织1100余名民营企业家对77个部门股室开展评价,结果直接与考核、评优、晋升挂钩。
在要素保障方面,府谷县推出工业用地长期租赁、先租后让等弹性供应方式,实施“人才强县”战略,深化产教融合,同步推进铁路专用线、国道过境线、府州机场等重大设施建设,从根本上提升县域承载能力。
从“区域实践”到“陕西样本”的升华
榆林高新区、府谷县的探索,已超越单一区域优化的范畴,成为全省乃至全国资源型地区转型的参考范式。榆林高新区在2024年国家高新区综合评价中排名前进至第97位,跻身中游行列,这些成绩正是营商环境持续优化的直接体现。府谷县2023年地区生产总值突破千亿元,连续两年获评陕西省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“突出贡献县”。
两地的实践表明,营商环境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,需在制度创新、政务服务、监管执法、项目保障等多维度协同发力。它们不仅立足于解决企业痛点难点,更致力于构建一个政府、市场、社会协同共治的良好生态。
未来,榆林市将继续以榆林高新区和府谷县为典型,在市委、市政府的总体布局下,总结推广经验,推动“盆景”变“风景”,为全市高质量发展注入更强动力、更多活力。
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